“政审是不是只看个人表现?”“家人有案底会影响我上岸吗?”……每年都有考生笔试面试高分却被政审卡住。2025年政审新规已明确,今天一次性讲清政审的“审查范围”“重点内容”和“避坑指南”,助你顺利通关!
一、政审到底查谁?这些亲属关系千万别隐瞒!
1.审查范围
本人:重点查档案、学历、工作经历是否造假;
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的犯罪记录(如涉黑、危害国家安全罪);
旁系亲属:兄弟姐妹、祖父母等是否有严重刑事案底(如2024年某考生因舅舅贩毒被拒录)。
2.特殊岗位加码审查
公检法系统:需提供三代以内亲属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涉密岗位:可能调查海外关系(如亲属定居境外需额外说明)。
二、政审查什么?这些行为直接一票否决!
1.政治立场问题
散布不当言论(如诋毁国家政策)、参加非法组织(如邪教);
2025年新增“网络言行审查”,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不当发言可能被挖出。
2.违法违纪记录
曾受刑事处罚、行政拘留(如酒驾被拘)、参与传销;
高校期间受记过以上处分且未解除(如2024年某考生因打架被记过取消资格)。
3.个人诚信问题
学历造假(如非全日制学历未认证)、工作经历造假;
个人征信报告有严重逾期(如连续3个月信用卡欠款超5000元)。
三、如何顺利通过政审?这些细节必须注意!
1.材料准备清单
必备材料:无犯罪记录证明(户籍地+常住地双开具)、学历认证报告;
特殊材料:涉密岗位需提供“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含海外账户、投资情况)。
2.家庭背景自查
主动向单位开具“现实表现证明”(需盖章+领导签字);
亲属有案底的提前咨询招考单位是否受限(如2025年某地允许缓刑期满5年报考)。
3.政审流程避坑
面审环节:提前模拟谈话(如“为何报考该岗位”“如何看待加班”);
函审环节: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如成绩单、入党材料缺一不可)。
政审是上岸前的最后一道关,但只要提前准备就能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