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5年公务员招录工作已全面启动,本次招录规模达1201个职位,为众多求职者提供了进入公共部门的重要机会。南京市2025年公务员招录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全市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计划招录1201名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和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此次招录涵盖了市级机关、区级机关及特殊职位等多种岗位类型,为不同专业背景和职业规划的求职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一、南京公务员招聘岗位2025招聘概况与岗位分布
南京市2025年度公务员招录规模较大,全市共计划招录856个职位,共计1201人。岗位分布广泛,涵盖了市级机关、区级机关及基层单位等多个层级。
市级机关方面,市公安局提供了23个岗位招聘174人,市检察院招聘8个岗位14人,市法院招聘5个岗位15人。市发改委、司法局、纪委监委等部门也均有岗位开放。
区级机关及基层单位的招聘岗位也十分丰富,各区街道办共招聘50个岗位78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级岗位76个招聘94人。基层法院和检察院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特殊职位招录也是本次招聘的一大特点。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岗位需通过司法考试,并符合江苏省相关简章要求。专技类职位如公安机关技术岗位,需具备相关技能资格。同时,还设置了面向残疾人、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书记等群体的定向招录职位。
在垂直管理系统方面,如监狱系统(省南京监狱、金陵监狱等)也招聘多个岗位。这些岗位分布为不同专业背景和职业规划的求职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二、南京公务员招聘岗位2025报考资格与条件
南京市2025年公务员招录在报考资格条件上设有明确要求。基本条件方面,报考者需具有中国国籍,年龄在18-35周岁之间(1988年1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出生)。普通高校硕士及以上学位2025年应届毕业研究生、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招录职位的报考者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学历要求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但面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招录的职位可放宽至中专、高中学历。报考者还需拥护宪法,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
在户籍限制方面,报考本市及在宁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职位的人员,不受生源地或者户籍限制。这一政策为外地求职者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招录对象也有明确分类。面向2025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职位(职位代码60-69),招录对象包括2025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和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
还有面向残疾人的职位(职位代码80-81)和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职位(职位代码90-96)。这些特殊岗位的设置体现了招录政策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不得报考的人群包括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2022年1月1日以后办理过公务员录用审批手续的人员等。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等也不得报考。
三、南京公务员招聘岗位2025招录流程与备考建议
南京市2025年公务员招录的报名环节已经结束,报名时间为2024年11月12日9:00至11月18日16:00。公共科目笔试定于2024年12月8日举行,具体安排为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14:00-16:30申论。
笔试成绩及合格分数线预计将于2025年1月中旬公布。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按照与拟录用人数3:1的比例,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人选。
面试成绩合格线为60分,报考者面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含)以上,方可进入下一个考录程序。总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各占50%。
对于备考者而言,首先要关注考试大纲,下载《2025年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与题型。公共科目笔试实行分类分级考试,考试类别分为A、B、C三类,考试科目均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政治理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六个部分。申论则主要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备考策略上,应注重职位选择策略,结合自身条件(如专业、学历、基层经验)匹配岗位,避免扎堆竞争。同时,提前备好学历认证、基层经历证明等材料,确保资格审核顺利。
南京市公务员招录的竞争程度较高。2025年
江苏省考全省报名人数达39万人,最热门岗位竞争比达1783:1。南京市作为最热门的报考城市,计划招录人数1200人,报名成功人数高达83746人,岗位平均竞争比为70:1。这一数据提醒备考者需充分准备,提升自身竞争力。
南京市2025年公务员招录工作已经完成了报名阶段,接下来考生们将迎接12月的笔试。本次招录规模较大,提供了1201个职位,涵盖了市级机关、区级机关和特殊职位等多种类型。
以上就是有关【
南京公务员招聘岗位2025,点击一览】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大家参考,具体的以官网最新消息为准。笔试结束后,考生可于2025年1月中旬查询成绩。对于未能赶上本次招录的求职者,建议关注后续发布的官方信息,为下一次报考做好充分准备。
31省考通用「系统」推广-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