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京考报名最后一天,报名人数已突破4.65万人,最高报录比达1:256,本文从报考数据、岗位冷热分布及笔试准备策略三方面展开分析,结合官方政策解读和二次调剂机制,帮助考生明确竞争力核心,并为未报名或待调剂考生提供关键建议。
一、报名人数与岗位竞争层级分布
本次京考共开放超300个招录岗位,截至报名收尾,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以1272人报名成为“最热岗”,而106个岗位因无人过审或报录比低于2:1仍存名额空缺。分层级对比数据如下:
| 岗位类型 |
平均报录比 |
空缺岗位数 |
| 市级职能部门 |
1:78 |
无 |
| 区级机关 |
1:32 |
24 |
| 乡镇街道基层 |
1:19 |
82 |
| 艰苦地区特殊岗位 |
1:8 |
- |
解析:市级岗位竞争白热化,而乡镇基层岗位因户籍限制、服务年限要求(如乡村振兴协协理员需2025年退役在岗人员)出现“冷热不均”。考生可优先关注空缺岗,通过调剂机制提高上岸概率。
二、热门岗位资格条件与避坑指南
1.资格审核要点
应届生:需提供校级就业推荐表与学历证明,非京籍需附加获奖证书(如校级一等奖学金)。
特殊岗:如服务基层岗需提交聘用合同;残疾人岗需《残疾人证》及对应能力证明。
2.高频审核拒绝原因
| 类别 |
占比 |
典型案例 |
| 基层工作年限不符 |
43% |
非京户籍考生报考“两年基层经历岗”被拒 |
| 学历学位认证缺失 |
28% |
留学回国人员未按时提交教育部认证 |
| 岗位适配材料不足 |
19% |
未提供岗位要求的专业资格证书 |
考生可参照《报考指南》提前核对材料,或咨询招录机关(首都之窗官网可查热线)。
三、笔试冲刺与调剂机会把控
1.笔试权重与冲刺重点
公安机关等需加试专业科目的职位,按行测40%+申论30%+专业30%合成总分,其余岗行测与申论各占50%。建议针对性强化高频题型,如行测侧重逻辑推理与数据统计,申论关注基层治理案例分析。
2.调剂通道关键时间节点
2025年1月16-17日:填报调剂志愿(限分数超职位线者)。
1月22日:公布调剂人选名单。未进入首批面试的考生需实时关注北京市人事考试平台,优先选择竞争洼地岗位。
TIP:笔试合格线分四档,如乡镇岗总分需≥95分,而市级岗需≥110分。明确目标层级后调整复习优先级。
(1个推广链接)31省考「在线刷题系统」推广-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