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保研:从入门到上岸规划 想保研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从绩点、科研、夏令营到面试,一篇搞定全流程攻略!本篇《上海中医药保研:从入门到上岸规划》一次性梳理最新推免政策、避坑清单,零基础上手,快速打造个人竞争力,稳稳收割梦校offer。收藏级干货,限时更新,抢先阅读赢在起跑线!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2.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免试权的高等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生资格(占用申请者本科毕业院校推荐免试生名额),并经推荐高校公示及“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备案,无备案信息者不得申请;推免生须在毕业时须取得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
3.报考专业资格要求:“推荐类型”为“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改革试点”的推免生,限报考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相关专业(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57”);“推荐类型”为“普通”的推免生,参考以下“报考专业资格要求”进行报考。
(1)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57”)相关专业报考资格: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57”)采取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培养模式,接收全日制中医学类、中西医临床医学类专业毕业、且符合医师资格考试及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报考条件规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具有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双重身份,完成相应的培养和培训要求后,可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相关福利待遇及规培报名资格要求详见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卫生人才官网。其临床培养将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进行培训并考核。考生报考时需符合“非定向就业”报考条件且报考类别需选择“非定向就业”,录取后报考类别将统一变更为“定向就业”。
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不得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相关专业研究生。
其他中医基础相关学科报考条件详见招生目录各学院相关要求。
(2)中药学、药学专业主要接收医药专业类毕业生报考,也接收相关学科专业(理、工、农相关专业)毕业生报考。
(3)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接收医药类毕业生报考,也接收相关学科(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报考。
二、报考程序
1.报名时间。
(1)2025年9月18日起,学信网推免系统开通注册,取得推免资格的考生可开始登陆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和交费;
(2)2025年9月22日-23日,推免生填写报考志愿。报考我校的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9月23日12:00。
2.注意事项:
(1)按推免系统规定推免生最多可同时填报三个平行志愿,我校将按考生填报在我校志愿的时间顺序,优先通知系统显示最先填报的第一条志愿进行复试,一志愿复试未录取的再进行第二、三志愿复试。
(2)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进行处理。
(3)推免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提交报考信息时,必须准确、详细填写本人通讯地址(省、市、县、门牌号<信箱号>、邮编等)和联系电话,以便复试期间联系考生。
(4)已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推免录取资格。
三、分阶段规划
1.大一至大二:筑基期——把“及格线”变成“安全区”
学业:
必修课(如《中医基础理论》《分析化学》)需保持90+分,选修课选“高绩点、低难度”课程拉高平均分。
技巧:加入学习小组,针对高难度课程进行“专题攻关”;利用学校“学业导师制”,定期沟通选课与学习计划。
英语:
大一考四级(目标550+),大二考六级(目标500+),同步备考雅思/托福(部分导师要求雅思6.5+)。
资源:学校英语角、外教课程、百词斩APP。
科研启蒙:
大二加入导师课题组,参与“大创”项目申报(如“中药成分提取工艺优化”),熟悉实验室操作流程。
案例:某学生从大二开始参与导师的“AI辅助中医诊断”项目,最终以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推免至复旦大学。
2.大二至大三:突破期——用“成果”说话,用“细节”加分
科研深化:
大三前确定研究方向,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如《中国中药杂志》)。
技巧:论文需突出“创新性”与“实用性”,例如将传统中药与现代技术结合。
竞赛冲刺:
组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竞赛,优先选择“中医药+交叉学科”项目(如“智能中医诊断系统”)。
案例:某团队以“基于HPLC的中药成分分析”项目获全国银奖,成员均获推免加分。
夏令营预推免:
5月起定位目标院校(如北中医、上中医、广中医),撰写个人陈述、推荐信,模拟夏令营面试考核。
资源:保研论坛、知乎、目标院校官网。
3.大三至大四:冲刺期——稳住“基本盘”,抓住“补录机会”
推免资格确认:
9月初提交材料,参加学院答辩(科研类、创新创业类加分需公开答辩)。
提醒:答辩时突出“个人贡献”与“创新点”,避免泛泛而谈。
九推系统填报:
9月22日-23日填报志愿,采用“冲刺-稳妥-保底”策略(如冲刺北中医,稳妥上中医,保底地方院校)。
补录与捡漏:
10月中下旬关注未满额院校,主动联系招生办争取补录机会。
案例:某学生因目标院校名额未招满,通过邮件联系导师获得补录资格。